山東經濟社會要實現高質量發展,海洋無疑是其最大的優勢與潛力所在之處。在近幾年的發展進程中,山東省一直全力以赴地推動著海洋傳統產業實現轉型升級,并且大力促進新興產業不斷發展壯大,積極構建起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國家稅務總局山東省稅務局通過開展精細化的服務工作,積極且全面地落實各項稅費方面的優惠政策,有力地推動著海洋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持續提升,也助力著海洋產業結構朝著更優化的方向發展。
近些年來,我國的海水養殖行業呈現出快速從近岸區域向深遠海拓展的趨勢,山東緊緊抓住這一發展的良好態勢,積極且深入地探索著深遠海養殖的相關課題,致力于在這一領域取得突破與發展。
山東萬澤豐海洋開發集團有限公司敏銳地捕捉到深海養殖所帶來的機遇,經過不斷地摸索與實踐,成功打造出了三文魚陸海接力養殖的全新模式,并且順利建成了三文魚深遠海養殖基地,為行業發展樹立了典范。
一條魚能夠串聯起一整條產業鏈。為了切實助力深海養殖產業的蓬勃發展,日照市的稅務部門把稅費服務全方位地融入到產業鏈的各個環節以及各個方面。在精準輔導的強化方面以及稅惠政策的精細落實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精力,緊緊圍繞涉海企業所關心的問題,針對那些高頻出現的業務以及企業存在的疑難咨詢問題,精心將 “適用稅惠政策”“政策減免申報流程” 等相關指引整理成詳細的冊子。并且選派業務能力突出的骨干人員對企業進行輔導,幫助企業全面、深入地理解政策內容,及時進行申報并享受優惠,致力于為涉海企業提供涵蓋全稅費種、貫穿全產業鏈條的高質量、優質服務。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所面臨的稅務問題既復雜又多樣,稅務部門的專家團隊親自走進我們的生產經營一線,詳細地了解我們企業的業務模式以及實際的運營情況,還對我們加強稅收風險防控方面進行了專業的指導,讓我們在做好財務規劃時更加穩妥、更有信心。” 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徐姬如此介紹道。
北緯 37 度這條黃金緯度線橫穿而過,山東威海地區瀕臨黃渤海兩大重要海區,擁有長達 968 公里的海岸線,如此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條件,造就了威海地區發達且完善的海洋產業體系。榮成,這座有著 “中國海帶之都” 美譽的城市便坐落于此,其海帶年產量占據全國的 40% 以上。在近年來的發展中,這座小城積極探索著海帶產業的全產業鏈條發展模式,努力推動傳統的海帶加工產業向高端領域不斷邁進。
山東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是榮成海帶產業中的重要鏈主企業之一。“我們公司擁有十多年豐富的海帶養殖以及加工經驗,如今更是成功打造出了從海帶的深海養殖到精深加工的完整產業鏈條,在海帶多茬育苗、深海養殖、低溫重組、速發鮮焙等多個關鍵領域,我們擁有 14 項自主專利技術。” 山東海之寶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的財務負責人孫健自豪地表示,公司如今所取得的發展成果,離不開各項稅惠政策的有力支持。自 2024 年以來,公司辦理的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達到 780 余萬元,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金額也有 40 多萬元,這些優惠政策有效地減輕了企業在研發方面所面臨的壓力。
在稅惠政策的大力助力下,海之寶公司積極引入先進的生產設備以及領先的技術,致力于推動海帶資源的精深加工和利用實現最大化。公司先后與多個知名品牌在線上線下全渠道達成了戰略合作關系,初步形成了低端產品努力求轉型、高端產品不斷擴規模的全新發展格局。
山東省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在海洋產業發展方面具備顯著的優勢,因此,海洋經濟的發展也成為了稅務部門重點關注和全力護航的重要內容。山東各地的稅務部門紛紛行動起來,組織成立了 “稅惠深藍服務團隊”“稅助海洋發展服務隊” 等專業骨干團隊,為海洋產業提供從海水養殖、海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一直到海洋生物研發等覆蓋全產業鏈條的全方位護航服務。稅務部門還將各個環節所適用的優惠政策精心梳理成冊,并且主動提供上門輔導服務以及供應鏈 “牽線搭橋” 等貼心服務,以強大的 “稅力量” 推動海洋經濟實現發展提質增效的目標。
長風在遼闊的海面上浩蕩吹拂,海浪翻涌仿佛淘洗著千金。山東綿延的海岸線之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風能資源,在那萬頃碧波之上,一座座風電機組如同一根根 “定海神針” 般穩穩地矗立著,構成了一幅壯觀的海上風電景象。
隨著中集來福士為中國鐵建港航局精心建造的 “鐵建風電 2000” 自升自航式風電安裝船正式交付使用,我國的海上風場開發又增添了一件 “大國重器”,為海上風電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
由于中集來福士長期以來在技術研發、性能提升以及環保等多個重要方面持續加大投入,企業也面臨著較大的資金壓力。煙臺市稅務局在了解到這一實際情況后,依托 “一企一冊” 的制度,有針對性地為大企業開展稅收定制化服務。通過成立專門的服務專班,精準制定并實施相關政策,主動靠前為企業提供服務,以 “政策找人”“服務上門” 的高效方式,確保各類紓困惠企的措施能夠精準無誤地直達企業。
“稅務部門多次為我們進行輔導,幫助我們辦理各項涉稅業務,還主動幫我們梳理可以享受到的稅收優惠政策,并且及時提醒我們涉稅風險事項,讓我們企業能夠安心地開展經營活動。如今,我們在創新研發方面敢于投入、愿意投入,在‘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的道路上也更有信心和底氣。” 公司的財務經理邢錦鋒感慨地說道。據相關了解,自 2024 年以來,稅務部門共計為該企業辦理出口退稅 8.17 億元、增值稅留抵退稅 1.57 億元,同時幫助企業享受先進制造業加計抵減、土地使用稅減免等各類稅費優惠金額達到 690 余萬元,這些舉措有效地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助力企業更好地發展。